官方微博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

我市以“点上开花”推动采煤沉陷区治理实现“面上增效”

访问次数: 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时间:2024-12-10 09:12
文字大小:

城近年来,市因地制宜科学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以打造袁店二井煤矿82采区沉陷区综合治理样板为抓手,多措并举,聚力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通过“点上开花”,推动全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实现“面上增效”。

在突出规划引领和治理项目统筹谋划方面,市印发《亳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构建“四心两廊”网络化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将涡阳县、蒙城县采煤沉陷区作为“四心”的主要节点,部署采煤沉陷治理区生态修复重大工程项目。同时,全面摸排统计截至2023年底的沉陷区面积,将治理任务带位置落实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明确治理面积、分布范围、责任主体,实行“带位置、全链条、全周期”精准管理。

为提升项目实施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由各县自然资源部门组织编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并根据开采计划及时调整修编“二合一”方案。同时,按照“矿山上报计划--自然资源部门审查--下达年度任务--实施治理--项目验收”等程序形成治理闭环,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不定期对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进行调度,加强过程监管和质量验收,落实“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程控制”“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治理”要求,保证治理效果。

其中,涡阳袁店二井煤矿82采区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调优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则,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对采煤沉陷区损失的地面高程进行补偿或调整,因地制宜恢复地质环境面貌,拓展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和功能,实现了矿山地质环境面貌的根本改观。通过复制推广该项目治理的经验做法,市现已因地制宜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6157.7亩,其中恢复耕地面积3182.6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442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亳州市林业局) 联系方式:0558-5120111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0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