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行来我局考察学习低效用地盘活及集体建设用地审批经验做法,双方重点围绕低效用地盘活机制及集体建设用地审批创新模式,通过座谈研讨、查阅卷宗的方式交流经验和做法。
一、在低效用地盘活方面,我市分类施策激发土地活力。一是制定了《亳州市进一步促进工业低效用地盘活利用的若干措施》,通过“八条措施”构建了系统化解决方案。二是加强源头管控与连片开发。强化用地规模控制,对小于1.5公顷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并推行土地出让合同与投入产出合同“双合同”监管,支持连片开发,允许边角地、零星地与邻宗土地合并规划,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三是灵活处置与复合利用。针对低效用地,采取协商收回、分割收储等方式重新供地,支持转型升级用于国家鼓励的教育、医疗、养老、科研、租赁住房等产业项目,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5年过渡期政策。四是分幢登记破解融资难题。推行工业项目分幢不动产登记政策,企业可灵活分幢办证并抵押融资。
二、在集体建设用地审批方面,我市创新模式赋能乡村振兴。一是政策先行,规范审批流程。2022年亳州市率先出台《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举办)企业的指导意见》,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联营等方式与企业合作,既保障了村民权益,又激活了土地资源。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通过审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143宗、面积1437亩,兴办企业103家,有效支持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二是试点推进,释放土地潜力。以谯城区为试点,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43宗、面积510亩,缓解了国有建设用地压力。
座谈会上,双方还围绕政策落地难点、跨部门协作机制等展开深入探讨。漯河市局考察团对我局解放思想,率先通过集体建设用地审批做好乡镇村土地要素保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将借鉴我局五类措施盘活工业低效用地、“四步”工作法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审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经验做法,结合当地实际优化低效用地盘活、城乡土地要素保障等工作方法,进一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助力城乡协同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442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亳州市林业局) 联系方式:0558-5120111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0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