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联播

蒙城县积极开展退化林修复工作

访问次数: 作者:谢广军,责编:谢广军,审核人:徐峰 来源:蒙城县林业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22 10:15
文字大小:

一、找出退化成因。通过调查分析,蒙城县退化林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树种结构单一,杨树纯林占比过高,且部分林分已进入成熟期,老化现象严重,且因长期单一经营导致生态功能下降。二是病虫害频发,美国白蛾、舟蛾类食叶害虫对杨树纯林造成持续危害。三是经营管理粗放,部分林分因密度不合理、抚育措施缺失,出现生长不良甚至枯死现象。针对以上退化原因,蒙城县依据《安徽省退化林修复技术导则》,结合实际制定了分类修复方案。对于重度退化的杨树纯林,采取更新造林措施,优先选用刺槐、楸树、无絮杨等乡土树种,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对于中度退化林分,通过补植补造、抚育采伐等手段优化林分结构,增强森林自我修复能力。

二、突出修复重点。2025年蒙城县把小涧镇双锁山和城南环城林带作为退化林修复重点,以此为引领,打造退化林修复样板。实施的退化林修复地块,通过补植国槐、楸树、楝树等乡土乔木,搭配红叶石楠、紫薇等树种,构建起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使修复区域森林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还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新亮点,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三、巩固修复成效。2025年全县完成退化林修复4830亩。为巩固修复成效,蒙城县坚持“修复与管护并重”原则,建立健全森林资源长效管护机制。一是开展森林资源本底调查。切实做好林地转入转出共同审核确认。二是严格落实长江防护林、公益林保护措施。三是持续推进林地占补平衡,加强补充林地管理,实现补充林地、人工造林、地类变更闭环管理。四是加强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建设,强化日常监管,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五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世界森林日”“爱鸟周”等主题活动,引导群众树立生态修复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442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亳州市林业局) 联系方式:0558-5120111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0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