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岗位责任目标 |
|
任务序号 |
任务事项 |
责任单位 |
任务时限 |
责任科室(单位) |
进展情况 |
序时进度 |
备注 |
|
1 |
计划2023年全市全年完成各类土地报批2万亩,其中1万亩用于支持我市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用途管制科 |
截至12月27日,全市已获取批2.97425万亩,完成比例148.71%;其中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用地11111.9亩,完成任务的111.12%。 |
100% |
|
|
2 |
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争取林下经济面积突破40万亩,产值突破16亿元。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生态修复中心 |
2023年积极发展林下经济54.1万亩,其中林下种植50.56万亩、林下养殖2.36万亩、森林景观利用1.18万亩,产值达18.1亿元。 |
100% |
|
|
3 |
完成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确权测绘科 |
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市、县均及时确定项目作业单位,完成了全市31378个国家监测图斑、上半年地类变化图斑、跟踪图斑、自提图斑外业举证工作,各县区“二上”数据库成果已全部通过部级核查。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已完成。 |
100% |
|
|
4 |
全市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实施及验收不少于1万亩。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整理中心 |
2023年,全市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实施、验收13261亩。 |
100% |
|
|
5 |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古树名木修复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地管护,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省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指标位次,确保不失分。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林业科
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生态修复中心 |
组织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加强日常监管,依法依规办理野生动植物行政许可事项335件。对6棵衰弱古树进行保护修复。
加强自然保护地管护力度,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日常巡查监管的通知》,建立健全日常巡查制度,定期报送自然保护地巡查监管报告;根据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考核要求,我市已将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市级提高部分拨付涡阳县、利辛县。
2023年全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8.1万亩,防治作业面积123.236万亩,防治面积27.82万亩,防治率达99.0%,成灾面积472亩,成灾率0.2‰,完成省下达我市绩效目标。 |
100% |
|
|
6 |
严格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完成全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市级集成工作,摸清全市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建立全市地质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省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生态治理”指标,确保不失分。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地矿科 |
已完成全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市级集成工作,摸清全市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建立全市地质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 |
100% |
|
|
7 |
督促县区加快推进“难安置”专项治理工作,打好攻坚战。确保完成省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难安置”专项治理指标任务。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不动产登记中心 |
(基本完成)全市“难安置”总治理任务为项目72个、安置户15959户、房屋25559套。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市已累计完成治理项目70个、安置户15770户、房屋25330套,户数完成率98.82%%、套数完成率99.10%%。其中:亳州高新区、涡阳县、利辛县已全部完成治理;谯城区剩余29套房屋(涉及安置户13户)、蒙城县剩余200套(涉及安置户176户)未完成。完成情况已向市政府常务会汇报。 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要在2023年底基本完成治理任务,2024年4月底前全部完成治理任务。省对市“难安置”问题专项治理考核我市预估得分:一是安置房屋套数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得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市套数完成比例为99.10%,预估得分为0.59=0.6×99.10%;二是逾期未安置过渡费降低情况得分。我市2022年度逾期未安置过渡费支出月平均值为1940.06万元,2023年逾期未安置过渡费支出月平均值为933.18万元,同比降幅为51.9%=(1940.06-933.18)÷1940.06。预估我市逾期未安置过渡费同比降幅能达到或略低于全省平均值,预估得分为0.39分。 |
99% |
基本完成 |
|
8 |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做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修复,督促县区完成国家湿地公园问题整改工作,确保2023年度湿地保护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生态修复中心 |
1、制定并印发了《亳州市湿地保护规划(2017-2030)》,建立国家湿地公园3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有效拓展了湿地生态空间,实现应保尽保;
2、9月22日,省验收组对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问题整改进行验收,验收通过;
3、2023年度全省林长制考核湿地保护率为51.8%,我市湿地保护率为51.82%,达到湿地保护率考核要求。(年初岗位责任目标依据2022年度考核细则中“湿地保护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制定,根据2023年度考核细则中“湿地保护率达到51.8%”要求,我市达到考核要求。) |
100% |
|
|
9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五大森林”行动,完成人工造林、森林抚育6.4万亩,加快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将2023年度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省政府规定的责任目标以内(森林火灾受害率不超过0.5‰),全面完成国家林草局下发的2023年度森林督查疑似图斑核查工作。省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林长制实施情况”指标位次,保12争10。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林业科
生态修复中心 |
发布总林长令,召开市级林长会议,开展林长能力提升年活动,市林长办下发林长巡林提示单5次,各级林长巡林31万次。完成人工造林、森林抚育6.7万亩。
积极开展森林防火春季、秋季宣传月活动;联合应急局等部门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截至目前,我市森林火灾发生率为零,严格控制在省政府规定的责任目标以内(森林火灾受害率不超过0.5‰);全面完成国家林草局下发的2023年度森林督查1096个疑似图斑核查工作;进一步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办理林权抵押登记4件,抵押金额550万元。
|
100% |
|
|
10 |
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废弃矿山和沉陷区治理工作,2023年完成废弃矿山治理12个、采煤沉陷区治理700亩。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用途管制科 |
12个废弃矿山和2个沉陷区治理项目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上传系统。其中沉陷区治理项目下达治理任务600亩,实际治理725亩,下达复垦耕地任务250亩,实际复垦567亩,治理项目总面积和复垦耕地面积均超过省下达任务。经与省厅对接,全部完成省厅下达治理任务,不扣分。 |
100% |
|
|
11 |
全面推行开发区“标准地”制度,推进“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发证”,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内持续推行工业用地100%按“标准地”模式供应。对符合不动产“交地即发证”的项目,按照依申请登记的原则,工业项目企业受理后一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免收登记费,其他类型项目企业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办结。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储备发展中心
不动产登记中心 |
全市6个省级开发区2023年出让工业用地75宗,面积5581.31亩,均按“标准地”出让,已达到新增工业用地100%以"标准地"出让, 其中带方案出让14宗,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实现全市“交地即发证”项目28个。 |
100% |
|
|
12 |
积极参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全市批而未供处置率不低于25%、闲置土地处置率不低于15%,完成《亳州市低效建设用地专项规划(2023—2025)》及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推进工业低效土地盘活利用,开展六个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评价(监测调查)。省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节约集约用地(包括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指标位次,保5争3。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权益利用科 |
1.2023年4月20日,我市印发了《亳州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亳地用改〔2023〕1号),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7月6日印发了《亳州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清单》,细化为7+1大项专题、22小项任务、37项颗粒化工作举措。其中共性任务30项,探索试点任务7项,截至目前已完成共性任务13项、探索试点任务2项。
2.2023年以来,全市已清理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4871亩,处置率为31.18%,处置闲置土地9403亩,处置率为52.34%,两项任务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清理处置工业低效土地62宗4546亩。
3.《亳州市市级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2023—2025年)》及2023年度实施计划已报市政府研究同意并发布实施。
4.根据《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2023年度省级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排序结果的公示》,在省级工业主导型开发区中(96个),安徽亳州谯城经济开发区第12名(较2022年提升7名)、安徽蒙城经济开发区第24名(较2022年提升7名)、安徽涡阳经济开发区第26名(较2022年下降2名)、安徽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84名(较2022年下降59名)、安徽利辛经济开发区第85名(较2022年下降22名)、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第87名(较2022年下降1名)。 |
100% |
|
|
13 |
统筹推进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报批工作。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规划耕保科 |
《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2021-2035年)》已完成精准校核和修改完善,并上报省厅待批。目前我局正在配合省厅准备上省规委会汇报材料和代拟稿批复。 |
100% |
|
|
14 |
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组织市、县、乡、村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推进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和年度耕保督察问题整改,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规划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耕地保护红线876.0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775.11万亩)。省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耕地保护”指标,保8争6。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3-12-31 |
规划耕保科 |
一是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已变更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目标责任书,由市发改委粮食局组织签订。二是大力实施土地复垦整理项目,累计完成补充耕地入库5718亩,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4500亩入库任务,落实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三是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工作后,我市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为775.83万亩,完成了保护任务。四是持续推进不合理流失耕地找回工作,截至目前我市耕地面积为891.41万亩,较2022年度变更调查增加0.3149万亩,落实了耕地“进出平衡”,完成了耕地保有量任务。五是持续推进土地卫片执法和年度耕保督察问题整改。2018-2023上半年土地卫片违法图斑5762个,已整改5419个(含纳入农房和部分整改);2013-2021年土地督察发现问题666个,已整改到位622个,2022年土地督察发现问题47个,全部整改到位,2023年例行督察发现问题84个,已整改66个。 |
100%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