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重大决策、重要政策及重点工作执行情况
索引号: 123416007373246591/202408-00006 组配分类: 重大决策、重要政策及重点工作执行情况
发布机构: 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亳州市林业局)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8-01 发布日期: 2024-08-01
索引号: 123416007373246591/202408-00006
组配分类: 重大决策、重要政策及重点工作执行情况
发布机构: 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亳州市林业局)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8-01
发布日期: 2024-08-01
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24-08-01 15:27 信息来源: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亳州市林业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以来,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同心协力、履职尽责,保证了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亮点突出。

一、工作成效

(一)党的建设

持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原文学、专题研学、以案促学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增强规矩意识。规范做好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机构改革相关工作,拧紧组织建设的链条。以加强信访工作开展作风再转变、质效再提升和深化四个服务开展优、转、提专项行动为契机,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二)规划管理工作

做好《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和落实工作;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复;全市73个乡镇均已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初步成果1099个、已审批13个。市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已发布项目招标公告,拟于711日开标。

(三)耕地保护工作

开展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部下发的40个、2700亩补充耕地补而不实问题和我市查出的114个、347.2亩补充耕地质量不高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完成3个项目的选址选线论证工作。实施新增耕地1937亩,其中已入库237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组卷上报3953亩、增减挂钩项目验收10421亩。

(四)自然资源执法工作

整改完成2018-2023年历年土地卫片执法中违法用地图斑3434个、2013-2022历年督察挂账问题681个、2023年例行督察发现问题79个。部级下发的94390个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图斑已全部完成填报及市级审核,通过率97.2%;整改完成新增农房问题图斑16个并纳入农房系统。处置蒙城非住宅类房屋项目1020个。完成2023年度森林督查涉及16起案件查处工作。

(五)土地要素保障工作

推进5个项目列入省重大投资单独选址项目清单。组织召开会商推进会28次,研究解决项目用地问题173个。完成建设用地审批32个批次、面积2345.44亩。完成3个县级片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报审批工作。供应各类建设用地188宗、9427.45亩、总收入价款12.85亿元。全市出让标准地”34宗,面积1912.15亩。审批临时用地26宗、面积2873.7亩。

(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

召开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2次,完成共性任务16项、探索试点任务2项。成立全市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清理处置工作专班,进一步加大盘活处置力度,清理批而未供土地4690亩,处置闲置土地2725亩,清理盘活工业低效用地15宗、面积1433亩。审慎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累计完成入市工业用地18宗。深入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举办)企业使用方式,累计完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审批85宗。

(七)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管理工作

颁发不动产权证书3.3万本、不动产登记证明1.8万件;办理不动产带押过户”285件;常态化办理交地即发证项目9件。难安置专项治理工作已全面完成。累计为475家工业企业分幢办理了不动产权证、为103家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业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持续推进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各县区项目均已通过市级验收,全市已发证37.45万宗(完成比例38.86%)。

(八)安全生产及生态修复工作

印发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持续强化地质灾害防控。完成亳州市地面沉降骨干监测网(基岩标)建设省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亳州部分)项目正在积极施工全年计划治理废弃矿山28座,已完成项目方案编制,正在实施自然修复和相关附属治理工程。全年计划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2个,治理方案已通过评审,正在实施自然恢复和辅助工程建设。

(九)林业工作

全面做好林长制改革工作,发布2024年亳州市1号总林长令,认真落实巡林巡护制度和林长“三联系”制度。积极落实省“绿美江淮”行动要求,制定了《亳州市林业工作要点》《亳州市林业系统推进绿美江淮行动2024年工作方案》《亳州市林业系统开展绿美亳州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上半年,全完成人工造林2769亩、封山育林6260亩,完成森林抚育61395亩、退化林修复1.658亩,新建和完善农田防护林庇护面积50万亩。全市2个绿美乡镇、8个绿美村庄和3个森林城镇、28个森林村庄的创建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持续加强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建设,加大湿地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加快推进林地储备库建设,补充林地储备库2335亩。严格落实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制度,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违法违规问题整改力度不够。历史遗留违法类型多而复杂,整改难度大,2018-2023年历年土地卫片执法中违法用地除纳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清单外仍有158个、面积748.68亩(耕地316.84亩)违法图斑未整改到位;2013-2022历年督察挂账问题仍有32个、面积329.37亩(耕地171.75亩)违法图斑未整改到位,整改推进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低效用地盘活成本较高。目前,工业低效用地盘活多通过政府收储方式进行,收储成本高,政府资金压力大,盘活能力有限,个别涉法涉诉项目处置较难。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盘活机制转变难度较大,全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主线,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认真落实中纪委、省纪委、市纪委全会精神和2024年度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精神及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执纪问责。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二是持续加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进一步压实县区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加大补充耕地实施力度,加快垦造耕地,强化日常监管。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各类对耕地占用统一进行管理,坚持以补定占,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严格落实好《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加快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认真做好市、县、镇、村的规划传导和衔接落实。

四是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用好重大项目用地协调会商制度,高质量编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做好土地报批工作,提升工作质效。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常态化开展开发区工业标准地供应,持续推行用地清单制和工业用地带方案出让。持续做好剩余超期未复垦临时用地的复垦工作。创新工业用地出让模式,积极推行弹性出让、先租后让、长期租赁等多种土地供应方式。

五是深入开展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加大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处置力度。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深入探索集体经济组织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举办)企业审批改革,探索解决跨不同所有权土地上建筑物不动产登记问题,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资源。

六是继续做好安全生产和地质灾害防控工作。加快推进安徽省地面沉降骨干监测网(亳州部分)建设,确保年底前完成验收。扎实开展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汛期巡查排查汛后核查工作,加强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值守、监测预警、培训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制度,筑牢自然资源安全发展基础。

七是稳步推进生态修复工作。按照年度任务目标,加快推进28座废弃矿山治理。同时,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任务的调度和业务指导,确保按时完成年度任务。

八是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市县一体化平台,完成谯城区登记平台和市中心登记平台、登记数据和权籍数据库合并工作,尽快实现不动产全业务类型市县区一体化办理。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拓展服务范围,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提升群众便利度和满意度。

九是全面加强林业工作。加快推进全市2个绿美乡镇、8个绿美村庄和3个森林城镇、28个森林村庄的创建工作;推进湿地公园视频监控体系全覆盖,全面提升湿地公园管护能力;完成国家林草局下发的2024年度森林督查疑似图斑查和县级自查,保障依法依规用林。

 

 

 

202478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1442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亳州市林业局) 联系方式:0558-5120111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0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67号